热搜: welcome登录彩票骗局
中新网天津11月28日电 (记者 王君妍)28日,“第十一届(2023)中国商业保理行业峰会暨第十届于家堡保理论坛”在天津经开区开幕。峰会上,在天津市司法局及天津市仲裁委的支持下,由天津仲裁委和经开区联合建设的天津仲裁委员会金融仲裁中心商业保理仲裁庭正式揭牌,将进一步提升纠纷解决效率,为全国商业保理企业在泰达发展构建健全的司法环境。据介绍,该仲裁庭为京津冀地区首个商业保理仲裁庭。
11月28日,“第十一届(2023)中国商业保理行业峰会暨第十届于家堡保理论坛”在天津经开区开幕。中新网记者王君妍摄
据悉,该仲裁庭将秉承公平正义的理念,以专业、高效、公正、廉洁的仲裁核心价值观,聚焦服务商业保理领域各类纠纷,为天津市乃至京冀地区保理企业提供最优的仲裁法律服务,同时为商业保理行业提供专业的仲裁解决纠纷路径。
天津经开区于2020年成立泰达金融中心法庭,并设有专门的保理审判庭,打造了金融司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模式。据悉,泰达金融中心法庭在审理保理案件中,突出“简、快、省、优”,人力精简50%以上,时间缩短83%以上,费用减少70%以上,为保理企业提供了高效、专业的司法服务。
天津仲裁委员会金融仲裁中心商业保理仲裁庭在天津经开区成立后,将与泰达金融中心法庭形成互补,构建完善的保理行业司法服务闭环,进一步方便保理企业就地就近解决纠纷,节约企业成本,打造资源共享、开放共赢的保理行业法律服务生态圈,为保理业的健康蓬勃发展助力护航。
天津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经开区将以天仲金融仲裁中心商业保理仲裁庭成立为契机,继续以司法护航商业保理企业发展,打造优质的仲裁环境,为商业保理行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天津仲裁委员会金融仲裁中心于2019年成立后,制定了专门的《天津仲裁委员会金融仲裁规则》,形成了专门的《金融仲裁员名册》。截至2022年底,受理案件年增幅在30%左右,处理争议标的逐年攀升,总计涉及标的逾20亿元人民币。受案类型涵盖融资租赁、股权转让、私募股权、证券基金、期货理财等各类型金融纠纷。同时发挥仲裁制度自身优势,案件当事人达成调解或和解的数量占65%以上。(完)
中新网重庆11月28日电 (杨梦逸)初冬时节,在重庆南川河图镇茶叶基地,广袤的茶山上,茶垄连绵起伏,茶叶长势喜人。
图为重庆南川河图镇茶叶基地。殷文亮 摄
河图镇地处重庆南川区西北部,全镇辖区面积33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59%,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如何利用地理环境优势,发挥基层商会力量,助推乡村振兴?在“万企兴万村”行动中,河图镇商会会长、副会长分头引领,打造茶叶、优质稻、板栗“三个万亩”基础产业,加快推进农旅融合,绘就乡村亮丽“风景线”。
河图镇商会副会长、重庆栖静山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唐永松介绍,围绕打造茶旅融合小镇,重庆瑞凯农业、重庆栖静山农业、重庆顺春农业等十余家企业组成企业联盟,在冒水、长坪、中图、骑坪等4个村17个农业社通过“基地+公司+村级联合社+农户”模式,将长期闲置撂荒地发展成“路、沟、渠”基础设施完善的茶叶产业基地,集中发展茶叶3500余亩,涉及农户600余户。
茶业前期投资大、生产周期长,村民需要几年时间才能有收益,为了让村民安心流转土地,河图镇商会多次组织村民前往贵州、四川等茶叶种植地区考察,了解种植茶叶的收益情况,企业联盟终于在2020年冬季种下了第一批良种繁育茶树。
“目前我们采取租金+务工的方式,为村民增收。待明年茶叶正式采摘后,我们会根据农户意愿和能力将茶园‘托管’给当地村民,我们负责技术指导,村民自己管理,每年采摘的鲜茶按市场价全部采购,收入全归村民所有。”唐永松说,预计明年每亩鲜茶收入能达到4000元(人民币,下同),按每个劳动力“管理”5-10亩茶园计算,每年收入能达到2-4万元。
54岁的长坪村人华永碧家中有4亩田地,在2020年前种植玉米等农作物,每年除了自家食用、喂养家禽外,几乎没有其他收入。“2020年种植茶叶后,我们每年都有1200元租金收益,在茶叶基地务工每天还有60-150元不等的务工收入。”华永碧说,“等到明年茶叶正式采摘,收入更高。”
同时,河图镇以茶叶基地为核心进行现代农业综合开发,以采茶、品茶体验等休闲观光游为主,推进茶旅融合发展。
除了茶叶产业,优质稻产业、板栗产业在河图镇发展迅速,“三个万亩”基础产业的持续壮大成为该镇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形成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乡村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河图镇建成3500亩水稻种植核心区,打造稻鱼综合种养示范基地,优质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1万亩。此外,该镇还更新良种板栗7000余亩,建立了绿色食品板栗科技示范园3000亩,并引进重庆市红曼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一步延伸板栗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在基层商会的助力下,‘三个万亩’基础产业在河图镇快速发展,不仅村民收入大幅提升,集体经济也持续壮大。”河图镇党委书记向钟说,2020年之前,该镇各村(社区)每年集体经济收入不到10万元,2023年仅1-6月,全镇7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总计就达到328万元,预计全年收入达700万元以上。(完)